什么是养生

养生,保养,调养,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产生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 – 历史渊源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道家“坐忘”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就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达到《内经》所说的“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中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在养生学中强调“治未病”,防重于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理论;诸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再如《灵枢·岁露篇》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疟。”以上道出了:“天人相应”养生依据,提出了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要适应外在环境,人体内在环境必须要统一,这就要求五脏六腑机能互相联系,以互相制约,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阴平阳秘,精神乃洽。”的道理。《素问·刺法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养生人体正气,来源于五脏,五脏坚强,血气充实,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疾病则不发生,健康则有保证。药膳与养生的特点养生法则与方法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强调人体平素必须注重四时的气候变化去适应,避免外邪侵袭,是养生的法则,应该遵循,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利用外界环境因素,增强体质。

养生 – 目的要求

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人自胎元初孕直至婴幼、丁壮、老迈,只要一息尚存,均要养生,且养生的要求亦因其情况不同而异。

对寿命的要求

五禽戏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大致的正常寿命,人类正常寿命有多长,说法不一。据《内经》记载,排除去世离俗、积精全神的真人和至人寿无穷期、与天地永在外(此归于道家的幻想),世人的正常寿命应达百岁,与现代对人寿命的认识基本一致,但至今只有少数寿星可以达到。现今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尚不能逾80岁,可见养生确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

对健康的要求

健康包括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而诸如植物人、白痴等,其身体的生机可能正常,但神识阙如或不全,失去了人为万物之灵的特征和自我生存的能力。另有羸弱病残,衰颓老迈,辗转不离床褥而兼呈聋、盲、失语须人照料方能生活者,亦不算达到了养生的要求。必须是活动自如、视听不衰、神智正常,即《内经》所谓“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才算达到了健康长寿的养生标准。健康的理念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应该是心理的健康。社会都市快节奏、高压力常常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程度不一的精神方面的疾病,而科学有效的心理治疗咨询可以保证心理的健康。一个健康的人,每天应该富有朝气,精神振作,快乐轻松感,生活充实。

不同年龄的养生要求

① 胎儿期。依于母体,长于子宫,亦能感受外界及母体的影响,此期养生主要依赖胎教,故各种养生要求均针对母体,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诸如行动稳重、食饮丰富平和、精神安定愉快、耳不闻恶声、目不睹恶事、睡眠充足、节制房事等。

② 婴儿期。已离母体,哺乳赖母。此期为稚嫩之时,养生形气未充,神气未定,易饱易饥易惊易为邪袭,病则传变迅速,故此期养生在于母子同养,养母以防止母病及子,养子以保证其各种生理需求,适其寒温、多见风日、合理饮食,待之以慈祥、安和、愉快,使婴儿发育结实、稳定。

③ 幼儿及青春期。此期已完全脱离母体,养生主要在于自身,但又须父母的指导和关怀。此期特点是生长迅速,智力、体力大增,生殖力亦渐成熟,是精神与形体变化最显著的时期。精神方面应对其和蔼、关怀,指导其明事理、辨善恶,失教将导致性格孤僻、行为怪诞,甚至为害社会;身体方面倡导杂食不偏、生活自理、手脚勤快,要充分保证其成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避免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等;尤须注意使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及社会公益活动,急公好义,避免因过分溺爱而养成其所求必得,从不顾及他人的恶习。

④ 壮年期。此期为人智力、体力的顶峰阶段,达到肌肉隆盛、筋骨劲强、精力充沛的最佳时期,但也是自顶峰回落、开始走向衰老的时期。常由于自恃盛年,饮食劳逸皆失节制,当时不觉,实际体质已损,迈入暮年后迅速衰老,故而此阶段的养生重在保持和谐适度,虽精力盛壮但不做竭力之事,不任彻夜之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节欲保精,把体力、精力保持在旺盛的水平,可延长青春、延缓衰老。不抽烟和喝酒,不过分房事,注意饮食的节制,特别注意各个季节的养生常识的运用。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医。

⑤老年期。生命的最后阶段。人之衰老为自然规律,故精神上要放得开。此期人生大事多已了却,心无羁绊,怡然自得,访友话旧,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一凭己性为取舍,注意起居规律、食饮适宜、锻炼有常,使阴阳平衡、气血顺畅,精气神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则老而不衰,可望延年益寿。

养生 – 主要理论

养生的理论均从维持人的正常状态出发,把减少消耗、加强再生、保证通畅、维持稳定做为主要的着眼环节,主要强调如下几点:

调和阴阳

养生《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调和阴阳则精神充旺,邪不能侵,得保健康。调和之道,须顺时以养阳,调味以养阴,使阳气固密、阴气静守,达到内实外密、健康有寿。

流通气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相伴,贯通周身,熏濡百节,流通则生机正常,滞塞则淤结病生。流通之道有二:一是以形体动作促进气血流行,即华佗授弟子五禽戏时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劳动则气血周流,此即流水不腐的道理。二是以意念来导引气的运行,气行则血行,身体虽或动或止,但气血之流通、经络之舒畅始终得以保证,此即气功吐纳之术。二者均是通过气血流通而养生。

培补精气

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后天之精由生化而来,亦藏于肾。故精乃阴气之本源,精盛则本壮,气化之源旺,故生气勃勃。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阴精,故而用药食培补精气,补精以滋源,补气以助化精。延年之药食虽多,而不外乎培补先后天精气之大要。

节欲保精

七情六欲人所不免,多欲则伤精,故须节欲以安精神;房室有节以保肾精,使精常满盛,而体健寿延。

道家学说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1、清静无为

养生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3、形神兼养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

滚动至顶部
Scroll to Top